“萝卜快跑”背后的一盘大棋——百度智驾前高管深度解析

最近,萝卜快跑”毫无预兆地火了,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讨论不禁让人心底产生无数问号。 这件事为何如此突然?自动驾驶的未来路在何方?为什么是百度?对于个体,行业,产业会有怎样的影响?本人特邀请百度IDG(智能驾驶事业部)前高管对于这个问题做了深度的讨论,现在整理一些要点跟大家进行分享:

核心观点:

  1. 1.    自动驾驶是大势所趋,是由决策层所推动的趋势,基本不可阻挡;
  2. 2.    百度自动驾驶并不看好,属于背水一战,成败在此一举;
  3. 3.    自动驾驶将是关乎汽车产业、城市规划、地产、物流等各个行业变革的契机,另外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国内产业化落地的关键环节
  4. 4.    对于网上诸多关于自动驾驶问题的个人看法。

萝卜快跑运营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萝卜快跑这个事件的关键点是时间的问题。它上线的这个时间点就比较让人意外,因为据我的了解,在百度内部萝卜快跑所在的IDG事业部整体是处在资源逐步缩减的状态,而且目前来看,技术上并没有特别重大的突破,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进行了一个大规模的推广,这里面的原因是值得思考的。虽然L4级别的自动驾驶的核心是技术,但是整体的基础是由整个系统来进行驱动的,就是包括技术、供应链、安全、生态、政策等等因素综合驱动的,所以百度之前之所以一直没有上线L4级别的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运营(这里指的是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运营,小规模的尝试一直都有)的一个核心的因素是除了技术以外的条件其实并不成熟,那么这一次在武汉,甚至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的落地,那就是百度之外的强力因素进行驱动了。那我理解的话,这个核心驱动因素很有可能就是决策层的影响,从以下几个层面可以进行印证:

  • 首先,是交规方面,萝卜快跑其实并没有正式的运营牌照,他只有政府颁发的测试牌照,加上各个政府推出的允许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试点的指导文件做支撑,所以可以看出在在政策法规层面,在短时间内同时推动各个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其次,从整个的交通环境来看,大家从社交媒体的视频中也能看到萝卜快跑对于整个武汉的交通其实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给整个市政交通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一个成本和管控的风险,所以如果没有强力的驱动的话,其实百度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去协调武汉市交管资源的。
  • 第三,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网上现在大家也都在讲的,就是特斯拉的FSD在中国落地的一个情况,这个是属实的。特斯拉电动车进入中国,带活了整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次也是同样的路径,FSD进入中国,将带活整个智能化,甚至是具身智能以及AI产业。所以从这个逻辑去推断,推动国内自动驾驶企业先行抢跑也是合理的思路和

所以综合来看的话,其实萝卜快跑在这个时间点的落地的背后,核心推动力量可能并不是百度本身,而是有更高层面的一个思路的加持,所以我们可能要看萝卜快跑的落地,不光要从商业层面去看,可能要站在一个更高维度上,从行业格局的一个层面去看这个问题。

自动驾驶为什么那么重要?

那下面我们可以去探讨一下,从自动驾驶行业层面的思考,如何来看待自动驾驶,我觉得有三个角度可以去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点,自动驾驶脱离不开整个汽车产业,因为它毕竟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它是跟汽整个汽车产业息息相关的一个核心技术。我们现在在上半场的这个电动化的竞争中,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保持了一定的领先,那么再往后更长远来看的话,就是整个汽车的智能化,将是一个更广阔的赛道,在这个赛道中,中国也是要继续地抢跑和领先,所以对于自动驾驶的扶持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新能源汽车,是从汽车的动力结构方面进行了改变,汽车还是交通工具的属性,而中国的核心优势是:“先发优势+供应链整合形成的成本优势+以牺牲一定安全和标准化而建立的灵活性优势‘;但自动驾驶是重新定义了汽车,汽车将不再是交通工具,将是以机器人的属性重新面对市场和社会,而自动驾驶将成为整个交通的基础设施之一,所以这将是更具备革命性和竞争壁垒的技术,也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立足的核心关键。

第二点,就要放眼整个交通领域。交通是整个社会的基石,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其他发达国家占比是在7%,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14%左右;城市功能规划、人民生活便利性幸福度也和交通有关,“一公里生活圈”、“一小时生活圈”都是要依托交通模式、运载能力和规划布局;产业发展方面,生鲜、蔬果、危化品、大宗等等产业,随着不同物流效率、运载方式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产业形态……,所以如果自动驾驶从底层改变交通运输结构和效率,那将带动各个产业的巨大变革,比如:如果自动驾驶可以快速稳定(虽然目前还没达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快可以实现)地运载人们长距离出行,那么人们可能不用集中到一线城市居中,在附近的卫星城市也能享受一线城市的生活便利,对于卫星城市的房价也会有所影响;

另外,如果京东或者美团的自动驾驶仓库按照需求预测算法在可能产生订单的区域内自主巡航,就有可能实现分钟送达级别的超便利网络购物体验;还有,长途出差在平稳行驶的自动驾驶宾馆睡觉,睡醒就抵达目的地,私密、舒适又低成本……以上场景基于自动驾驶都是可以实现的,那将是对各个行业带来革命性改变。所以从这个大的背景来看的话,自动驾驶的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点的话,就是更长远的一个角度,那就是整个人工智能的领域。中国现在面临着跟国际人工智能脱轨的环境,而人工智能现在也刚也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它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去发展合理的应用场景。

现在美股AI概念股市值居高不下,先不说是否存在泡沫,但找到AI落地场景和商业化闭环确实是当务之急。所以说,AI产业中美博弈的关键就是谁先实现AI的产业化落地。自动驾驶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这个从英伟达对于汽车产业的一个关注度也能够得到体现。自动驾驶又是一个非常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场景。

从过去的技术发展来看,“感知-规划决策-控制”的架构是自动驾驶的早期模型,但两个环节面临巨大的问题:一个是感知环节的无穷枚举问题;另一个是决策环节的创造性、灵活性问题。也就是说之前的rule base模式无法识别行驶过程中的所有物体,而驾驶决策算法也无法用更灵活、更高效的规划路线去驾驶汽车。这是比亚迪的王传福认为完全自动驾驶永远无法落地的原因,但王总可能对于AI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解并没有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那么深刻。

目前看,现在是自动驾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实自动驾驶的发展。在去年也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革,这个其实就是transformer架构的大规模的应用和落地开始。现在自动驾驶技术多多少少都会以这个transformer为核心去进行感知,或者直接到做到端到端的这样的一个技术应用。那么这对整个人工智能的应用来讲,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场景。所以如果中国能够帅先推动起整个自动驾驶的商业闭环的话,那么在推理芯片产业、数据从采集到应用的产业、大模型算法产业等等都将获得持续性的支撑,从而盘活整个AI产业。用更露骨一点的讲法来说的话,就是用700万和出工人的撬动AI产业的油门,从而带动中国未来五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的核心引擎。

所以总体来讲的话,整个L4级别自动驾驶,对于中国的汽车产业,以及物流交通,甚至房地产产业,还有人工智能产业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所以它不单单是某一个行业的改变,而是中国在为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做一个基础的铺垫和探索的尝试。所以从宏观大的格局来看,自动驾驶的落地是不可阻挡的一个一个趋势。

百度的萝卜快跑到底如何?

那么顺着这个行业的逻辑,我们再来看一下百度的情况,刚才我也有过一个提示,就是百度其实整体来讲,今年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资源是在缩减的。因为其实在去年之前,资本市场,包括产业界对于自动驾驶的完整L4级别自动驾驶的一个落地的预期,其实在逐渐减弱的过程中,所以这也导致百度在决策的过程中,对L4级别的自动驾驶的资源投入也是在持续地缩减。

那么转机,主要就是来自于去年的人工智能的技术的一个突破,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Transformer架构的应用,对于自动驾驶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变革,这个从FSD的vision 11就能够看到端倪。但是对于百度来讲的话,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去进行大规模的架构的转移。

现在的萝卜快跑的落地,是百度十几年以来在自动驾驶技术积累的一个整体体现。它是基于“感知-决策-执行“架构rule base算法模型,大家也能看到说百度在武汉已经试运行了大概两年左右的时间,百度在corner case方面的积累其实已经很多了,所以,即使百度使用老架构的算法模型,由于积累足够充分,在武汉也能够实现初步的运营,就是这个逻辑。

那么在其他的城市,萝卜快跑如果要顺利落地,要么就是按照传统自动驾驶架构进行长时间的试运营积累足够多的rules,要么就是采购端到端或者部分端到端架构,在大规模数据和大规模算力的基础上进行快速的部署。现在看,这两条路对于百度来说都有难度。前者需要时间和运营积累,但FSD落地在即,政策面也倾向于快速培养国内玩家,留给百度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后面的路径,技术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百度在数据方面有一定积累,但是在算力方面是否准备充分仍有疑问。以一秒钟的视频转换成24帧图像,再用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进行长时间学习的过程是需要几何级别增长的算力,百度现有的算力是否能够支撑?不够的话去哪里快速补充算力?百度是否有战略决心再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入,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所以整体来讲的话,我认为百度的萝卜快跑其实在落地,在未来的落地过程中,可能不具备可持续性。当然这是在现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排除百度会更大力投入资源去做端到端,但是我认为也是有很大不确定性。

顺便说一下FSD,理论上其实特斯拉可以做到更完善和更顺畅的一个准L4级别的自动驾驶,但这里面要考虑特斯拉在中国是否能够完全落地,这个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但我认为它的适应能力会比萝卜快跑会更快一些。

如何看待网上大家的说法和观点?

  1. 1.    自动驾驶抢了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的生计,不应该推广。

答:从更长维度的时间轴来看,科技就是不断蚕食人们的生计。之前中国人懂得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对于科技有巨大的支持,同时不能忽略的是,我们一直是存在后发优势,就是看着外国科技发展的路径在走。现在我们已经科技领先了,领路人没有了,科技的代价就需要我们自己摸索和承受了。所以,这种痛苦是前所未有的,可以理解。但科技是不会停止的,每一代人都要付出时代的代价。抗美援朝是一代人打了三代人的仗,现在该轮到我们这代人为了孩子们,在科技领域去打下三代以后的仗了。

  1. 2.    汽车出现马车夫可以改司机,纺织机出现纺织女工可以改设计师,但自动驾驶出现是替代人工,人们无法改工作,所以不能实施。

答:这个结论得出的过于草率了。马车夫改司机,并不成立,因为当汽车出现的时候,也是高科技产品,失业的马车夫是无法学习驾驶的。专职司机这个职业的出现也是经历十点甚至几十年以后才慢慢形成的,所以该失业的马车夫还是失业了,这才是历史的真实,纺织女工也是一样的。而相应的,不能武断的认为自动驾驶是完全替代人类,还有很多新职业可能是慢慢在孕育的,比如:端到端训练自动驾驶需要学习大量的人类驾驶数据,有没有可能将来专门有类人在虚拟环境下驾驶汽车,以人类的认知处理各种可能的道路情况,产生驾驶数据供AI进行学习。我理解专门提供数据的人类职业不久可能就会出现。

  1. 3.    自动驾驶是商业陷阱,先降价垄断后再涨价。

答:没有错。但这个其实和自动驾驶没有太大关系,这是企业,甚至是资本企业的本质逻辑。其实,该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在其他行业不可以通过“资本补贴-实现垄断-超额回报“的模式去推进,比如买菜行业,会被说成与民争利。但是在自动驾驶行业却可以如此推广,这个是需要大家一起去思考的。

  1. 4.    自动驾驶应该去干那些人类干不了,或者危险的事情,科技应该造福人类,而不是抢人类饭碗。

答:这个就是不了解客观发展规律的表现。举个例子就比较好理解,就好像有人在说:母亲应该保护孩子,不能让孩子受累,要一辈子背着孩子走路;母亲应该造福孩子,怎么能让孩子去工作,应该挣钱都给孩子花……。科技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不是你认为科技应该干什么它就去干什么的。人工智能就是会从重复性强的工作开始替代,自动驾驶只是开始。建议那些又想要高薪,又不想动脑子,又不想学习新能力的人们更多的从科技发展规律和商业发展规律的维度思考问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